查看原文
其他

陕西一带一路合作里,我们并不了解的困境

2017-04-24 申涛 陕光灯

4月1日,陕西自贸区挂牌,这是当时很多媒体都发过的一条稿子:《陕西自贸区今日挂牌!将带来哪些利好?》,文章列举:海淘更方便、出国旅行“说走就走”、创业门槛更低、可享受高端外资医疗、更多海外金融产品可以选择,以及进口车辆更实惠。


重大政策落地报道此类梳理无可厚非,也并不难。只是这背后表现出的本地媒体的一贯思维和对自贸区的低层次认识让人失望。很显然,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关税的减免利好这样相当初级的层面。


不仅如此,恐怕地方政府对自贸区的理解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偏差,包括某官方账号也曾在微博上发布了上述文章。



实际上,在国内第二轮自贸区一窝蜂申报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及专家就不断放风,对地方政府进行提醒和批评,存在的问题就是各地将自贸区看成一种单纯的政策红利。


有专家就指出,如果地方政府抱着“不搞自贸区会错失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的想法,则恰恰与自贸区的理念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从改革开放的大局和中央政府的施政角度讲,难道设立自贸区只是为了让老百姓海淘更方便、出国旅行“说走就走”,然后买到进口轿车??因此,说严重点,这种解读本身就是一种误读,严重拉低自贸区的层次。


△ 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只是可惜的是,现在第三批自贸区都挂牌了,地方政府和媒体的认识却丝毫没有进步。这样的利好思维,和一大早排着长队到一些药店里领取免费鸡蛋的退休大爷大妈有何区别?


如果说自贸区的概念依然有些抽象,下面就具体的、细节的谈一点陕西在“一带一路”上走出去的故事。


杨凌遇上的两个难事儿


陕西日前发布了2017年“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提到了“五个中心”。其中一条要“加强与重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在陕西,这个表述有典型的案例,那就是杨凌。



在官方的报道甚至文件里,有这样的表述: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美国、荷兰等国家重点建设的8个国际合作园区正在顺利推进。”


这里“正在顺利推进”几个字很好的体现了政府行文的高明之处:正在进行时,表明工作一直没停,而且是顺利推进,但至于推进到什么程度,却留有余地。


在X国,合作园区的名字叫“X—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合作园”,这个园区目前合作的唯一实质进展是,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在Y国,合作园区的名字是“中国—Y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用中方企业老总的话说,这两年就是种了一些地。


1

X国项目停滞的背后


X国的园区,是一个前苏联时期的、目前已废弃的60公顷农业园区,区位绝佳。杨凌一家公司2014年前往考察,初步设想是将这个大棚进行改造,规划为一个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餐饮等十一大主体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如今项目停滞,合作要想进行下去,就是投钱。杨凌这家企业希望政府有所投入。他们自己的说法时,合作的确是个机会,但并不是非得要走出去才有这样的机会,而且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前期企业负责人在X国做了很多洽谈和推动工作,他个人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应该去做的。这位企业老总建议,政府层面应该先有一个平台,哪怕是设立一个办事处也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


这里有一些细节,2016年农高会,杨凌方面邀请该国农业部部长和这位主人来访,但到了X国机场,园区主人却没让农业部长来,这位主人说,他来做什么,我说了就算。


但是,农业部长不来,在中国政府层面就没办法谈进一步的合作。


2

在Y国,遇到的问题都很有趣


在Y国的园区合作是一家杨凌的国有公司在做。Y国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比中国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也比中国的好,长安号也在进口,但杨凌的技术可以让他们提高80%以上的产量。


具体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很有趣。园区所在的地方,居然没有年平均降雨量、土地有机质含量、年平均温度这样的基本农业数据,不是不给中方开放而是压根就没有。没办法,这家公司只好在回国时偷着带了一点Y国的土壤回来做分析。


Y国认为,既然你们的种子好,就直接拿来卖。但这不是杨凌这家公司的的第一追求。他们当然也想这样,比如美国就给中国卖种子。问题是,从种源保护方面,这是政策不允许的,海关也过不去。


△ 杨凌农业


还有,中方要在园区里盖办公楼,从设计到施工,都必须用当地的企业,但他们又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最后妥协的结果是,让对方贴牌。


这些都是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家企业老总说,走出去感觉遍地是黄金,是机会,但是也遍地是困难,而且各种困难没有预见性,农业的事情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一定要科学的系统推进,而不能操之过急。



还有很多并不被普通大众所了解的问题。比如对方的合作意愿,比如签证,中方官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出国就受诸多限制;比如中方企业在当地注册公司(总经理和财务、法律顾问都必须是对方国家的人)。


很显然,一带一路倡议三年多来,一些政府层面应该率先推进对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顺利解决,这无疑增加企业的走出去成本。


在上述一个园区挂牌时,杨凌的一位官员前往,当地国家电视台在晚间以“新闻联播”的规格报道了这次合作,看到这种阵势,这位官员忐忑不安:这个事要是办不成怎么办?而当下的事实也是,项目暂时停滞。


△ 自贸区挂牌,如何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是非经过不知难。在“一带一路”会给陕西带来多少利好,双方合作又开出了什么花这样的报道之外,以上农业合作里的困境并不被外界所广泛了解。


面对一带一路,面对自贸区,更多的时候,恐怕我们需要冷静的回到概念背后的现实里,踏实下来,看见问题,实事求是,而不是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朝鲜播音员的角色里,不要动不动就“厉害了Word西安”言之无物,大而不当。


作者:申涛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点击查看精彩往期

西安五大名校 | 我为什么要为传统名校打零分

数据 | 陕西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真的很牛逼吗

假如我是王永康,给官员讲个故事布置道作业

从西安县区市恩仇录,看神木撤县设市的本质

疯狂圈地下,西安的共享单车触碰了谁的利益

区域分析 | 西安的未来十年,有七年得看浐灞

专访 | 张宝通:大西安未来应该是大九宫格局

西安要做大文化产业,得先让一半的文人下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